食用菌种质资源库
The Germplasm Bank of Edible Fungi(KEF)
数据库简介: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、保藏及可持续利用的信息数据平台,包括标本库 样本信息库、分子标本库、遗传物质库、活体组织库(菌株)、组学数据库、功能成分信息库等,建有云南省食用菌种质创新与功能成分重点实验室。
病虫害防治
Pest control
平台服务 病虫害防治
最新动态
红托竹荪常见病虫害防治
时间:2024-06-12 14:58:50  来源:《食用菌规范化栽培技术》

1.腐烂病

红托竹荪菌腐烂病害发生普遍。病害发生初期,菌表面出现水渍状液体,后表皮开始腐烂,感染多种真菌,导致大面积污染,造成畸形菇或者无法出菇,引起减产甚至绝收。研究表明,高温高湿是诱发菌蕾发病的关键,病因是菌蕾长时间处于高温(35℃)条件下引起菌蕾表层的免疫力低下,出现腐烂病斑块,后期因真菌感染引起大范围二次病害,影响出菇。也有菇农发现栽培过程中有蚊虫叮咬菌蛋后,叮咬部位会发生腐烂病。笔者研研究表明,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的真菌主要是木霉属真菌。

1718175421211057365.png1718175424533091349.png

菌蕾出现水渍状液体

防治措施:选择合适的栽培时间,避免高温出菇;在搭建大棚时要增加相应的隔热设施,出菇期严格监控棚内温度情况;注意保持通风换气,温度超过32℃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;保持棚内外环境清洁,及时清除周边积水,减少蚊虫滋生,合理使用防蚊网、黄板等设施进行蚊虫阻隔和诱捕;发现腐烂病病斑,应尽快采取通风降温的相应措施,降低棚内温度和空气湿度,在棚内外活动区域撒适量生石灰;适量使用疣霉净、多菌灵等对木霉杀伤力较大,且在食用菌栽培中允许使用的农药,有针对性地防治木霉属真菌,有效地降低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木霉属真菌感染造成的二次病害。


3.png4.png

菌蕾感染杂菌

2.黏菌

发生在竹荪畦面裸露土或覆盖的稻草上,呈乳白、橙黄、黄绿色,使菌丝生长受抑或逐渐消亡,严重时不再生长竹荪。竹荪菌蕾受到危害呈水渍状、霉烂。   

防治措施:应加强通风,初期可用多菌灵、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、硫酸铜500倍液、10%漂白粉或链霉素3000倍液等连续喷洒34次。

3.烟灰菌

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,初期在竹荪畦面覆土层出现脏白色绒毛状菌丝,很快变成粉红色、黑色,菌落呈深烟灰色,并产生大量的黑色孢子,其主要为害竹荪菌丝,导致菌丝断裂,直至死亡。

防治措施:早期发现病害时为治疗最佳期,可直接在病症处喷洒3%石碳酸或者2%甲醛;当出现黑色孢子时,可用福尔马林20+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稀释液喷施。严重时,及时培养料,在患处及周围撒生石灰防止病害扩散。

4.虫害

1螨类

在高温、高湿时容易爆发,竹荪菌丝生长阶段以及出菇阶段均有发生。螨类能把菌丝咬断,菌丝萎缩不长,也能咬竹荪菌球,并传播病菌,发生严重时造成绝收。

防治措施:选用无螨菌种;注意栽培场地环境卫生;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、螺螨酯、唑螨特或者其它专用杀螨剂进行喷杀。

2蛞蝓

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,俗称鼻涕虫,无外壳,身体裸露,主要吞噬竹荪菌球,造成菌球穿孔,并留下一道白色黏液。可蛞蝓出没的地方喷洒高氯氟氰··阿维乳油或使用四聚乙醛等药物防治

(3)菇蚊

蚊幼虫会咬食培养料菌丝,导致菌丝衰退、死亡,阻碍原基发生,还会在菌蕾或子实体上打洞蛀食,严重的会导致菌蕾和子实体腐烂。成虫会携带传播螨虫和其他病原菌。

防治措施:加强菇场内外环境卫生,废料和垃圾及时清理,菇棚地面撒石灰;覆土栽培的土壤使用前要杀虫灭菌;用黄板、诱虫灯等诱杀虫害严重时可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药防治。






返回列表